北京历史上的极点劲风气候,早在汉代就有记载

liukang20244个月前正能量吃瓜613
冷空气给北京带来一场极点劲风气候,今天10时至22时为风力最强时段,山区局地阵风到达13级以上。在历史上,北京地区也产生过屡次极点劲风气候。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有“燕王都蓟,劲风雨,拔宫中树七围以上十六枚,坏城楼”的记载。明清时期极点劲风气候更是频频呈现。那历代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又形成哪些损害呢?
《风竹图》(明) 夏昶北京极点劲风汉代已有记载
金代劲风曾屡次将城门吹断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内蒙古高原南部,地形西高东低,所以春季多风,故民间有“风三儿,风三儿,一刮三天儿”之说。
据《北京气候志》载:“北京地区每年都有劲风气候,瞬时风速乃至到达17.2-20.7米/秒(8级)。呈现的时刻为每年的三、四月间。从已知的史料看,北京地区从明代就有关于极点劲风的记载,尽管记叙的比较简单,但可以充分说明极点劲风气候在北京地区曾屡次呈现过,并形成必定的灾祸。”
古代没有风力等级之分,史籍中多将劲风记为烈风、强风、劲风、巨风、暴风、飓风等,而呈现最多的是“劲风扬尘四塞”,即沙尘雾霾气候。
据《北京灾祸史》记载: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牢靠的极点劲风气候记载,呈现在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汉书》(卷二十七之上《五行志》)载:“辛丑,燕王都蓟(今北京西南部)劲风雨,拔宫中树七围(古代一围约合今天的1米)以上十六枚(株),坏城楼。燕城南门灾。”
西周燕都博物馆北魏时期呈现的极点劲风曾形成人员伤亡。《上谷郡志》载:和平真君元年(440年)“春二月,上谷郡……风乍起,坏屋庐,杀人。”“城垣、房子多坍,伤者以百计。”其时的上谷郡辖地相当于今天的张家口、小五台以东和今天的北京延庆区一带。
金代有关北京地区呈现极点劲风气候的记载逐步增多。宋代徐梦莘所编《三朝北盟汇编》卷二百四十二引《正隆业绩记》载:金正隆五年(1160年)“正月二十三日,烈风高文,砂石飘动,人面不行见者迨三日而止。”《正隆业绩记》为南宋承奉郎(文职)张棣所编著,他曾在金中都寓居多年,著有《金国志》《正隆业绩记》,记载了许多在中都的见识轶事。
《金史》载:泰和四年(1204年)“三月丁卯,劲风,毁宣阳门(金中都皇城南门)鸱尾”“发屋折木,吹青夷门关折”“东华门重关折”。大安三年(1211年)“二月己亥夜,劲风从西北来,发屋折木,吹清夷门(中都正北门通玄门)关折。东华门(中都皇城东门)重关折。”由此可见这两次的极点劲风气候风力超强,致使将城门吹断。
元代北京及周边也呈现过屡次极点劲风气候。如泰定三年(1326年)“七月,房山、宝坻(今属天津市)、玉田(今属河北省)等县劲风雹,折木伤稼。”“八月,大都昌相等县劲风一昼夜,坏民居九百余家”。而记载较为翔实的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极点劲风。《元史》卷五十一《五行志二》载:“三月庚子,京师有劲风,起自西北,飞沙扬砾,昏冥蔽天,逾时,风势八面俱至,终夜不止。如是者连日。自后,每日寅时风起,万窍争鸣,戌时方息。至五月癸未乃止。”这此极点劲风气候不光风力微弱,且继续时刻长,即从4月23日开端,每天清晨3点到5点,沙尘随风而起,到晚上7点到9点才逐步减轻,一向继续43天,到6月5日才完毕。
明清记有极点劲风“之最”
康熙年曾将会试皇榜吹倒
明清两朝有关北京地区极点劲风气候的记载更为具体,其中有多个“之最”。
含沙量最大的极点劲风:《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四年(1468年)“自春徂夏,气候寒惨,风霾阴翳,日光天色。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天、地坛外墙风沙堆积,凡与墙等。内坛及山川坛周围盖瓦具有风损坏。”如此看来,暴风堆积起的沙土与坛墙相同高,按今天的标准衡量,至少在四五尺以上。
最令人恐怖的极点劲风:《明神宗实录》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三月,“昨日申刻,气候晴朗,忽闻空中有声如波涛汹涌之状随即暴风骤起,黄尘蔽天,日色晦冥,天涯莫辨;及将昏之时,见东方电流如火,赤色照地,少顷西方亦如之,又雨土濛濛,如雾如霰,天黑不止。”在极短的时刻内气候产生如此剧烈的改变,怎不令人心惊胆寒。
呈现极点劲风最多的春季:《明熹宗实录》载: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戊辰,劲风扬尘四塞。二月己丑,劲风扬尘四塞。癸巳,劲风扬尘四塞。庚子,劲风扬尘四塞。三月乙卯,劲风扬尘四塞。”三个月内呈现了5次“劲风扬尘四塞”气候,可谓极点劲风频频的时节。
观象台最劲风力的极点劲风:清代董含所著《三冈识略》卷七《京师异风》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朔(壬午),登观象台看验。忽气候晦黑,有劲风从西山来,势极猛厉,飞沙拔木,轰动六合。前门、厚载门(地安门)一带房子家畜俱被摄去。居人死伤无数。有男妇数人卷进半空,掀翻碰击。赑屃极巨者从空移去数丈。卢沟桥民吸堕前门内。远近奔骇。”王士禛《池北偶谈》又记:“有人骑驴过正阳门,御流行空中,至崇文门始附地,人驴俱无恙。又有人在西山皇姑寺(今属石景山区)前,此风息,身已在京城内。此事之稀有者。”按此描绘,这此极点劲风当为“龙卷风”等级,时有多人被劲风吹到半空中,有伤亡者,也有“无恙”者。
此外,明清时还有几回极点劲风,也令人惊悚。明正德三年(1508年)“二月辛巳,未时,西冬风有声,扬尘四塞,至日入。辛卯,辰刻,黄雾四塞,至巳刻,昏浊蔽天,随雨土霾,至日入;夜五更,转西冬风愈猛。”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月初二己卯时,密云县城关外三里许,黄风高文,黑雾蔽日,忽闻风声震耳惊心,有吸水之龙之远而近,地上杂物随之而起,漫天摇动,行人惧之而闪,顷刻巨龙远去,安静如初。”天启二年(1622年)四月“二十日,酉时,密云县阴风怒号,如倒挂之巨龙,腾空而起,向东方疾驶而去,掠过之处,屋瓦俱碎,树木皆伤,或折或倒,不见青色,不行胜记。”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三月乙丑,“今天(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劲风,榜必损坏。”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七月“初八日,平谷县午后有怪风自西南来,通过之处,房子倾倒,树木或倒或折,田禾尽偃。”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十四日,昌平州沙河,有巨风拔地而起,旋成黑柱,十余丈高,顺地而行,所过之处伤稼拔木,行人抱树而避。”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五日夜,大雷雨,烈风拔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门闩齐断。多年大树偃覆纵横,自来无此烈风。”
民国时也呈现过极点劲风
多人避险不及掉进护城河
民国年间,北京极点劲风气候的记叙相对于明清时期较少,但仍有记载。
《民国北平往事》载:民国四年(1915年)四月十日,“清晨起,冬风忽起,轰隆隆而响,遂有风沙高文。日出朦胧,街中难觅人踪。护城河被风所折斩树木百株。黄包车无不避风而停……”
民国时《新晨报》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月六日,“劲风突袭京师,两天两夜而不断。有多人逃避不及,被吹至护城河,幸无大碍。庆寿寺(坐落西长街北侧,俗称双塔寺)有青瓦随风而落,伤及和尚、香客十余计。西四牌楼为劲风所伤及……京师多风,唯三四月份,诚不为怪。”
1930年的西四牌楼1942年6月29日,北京也呈现极点劲风:“十九时,北京城暴风骤起,一种稀有的黑黄色、史无前例的暴风漫天刮来,霎时刻,街上行人绝迹,车辆全无,凉棚被拔地而起,如纸片纷飞,商铺、商场被吹得乌烟瘴气,公园枯木、街头树木、电杆电线突被吹折,刮断不可胜数,市内一切软弱建筑物简直彻底被刮倒。”
老舍先生将北京春季的劲风气候描绘的更为生动。他在《北京的风》中写道:“北京的春风好像不是把春天送来,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北边的秃挡不住来塞外的暴风。北京的城墙,尽管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北风,卷着黄沙,鬼哭狼嚎地吹来,暗无天日,日月无光。彼苍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满意地飞向天空。半空中,黑黄上下,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
来历: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户力平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港媒:发现李嘉诚要卖港口给美国,港府第一时间接洽了香港长和

据香港《南华早报》3月27日报导,现在间隔李嘉诚旗下的香港长江和记集团与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财团签署的两座巴拿马港口股权生意截止日期现已仅剩一周的时刻,但该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报...

孙俪:当完美主义者看护“不完美自在”

好艺人具有“不完美自在”吗?拍照电视剧《乌云之上》时,孙俪有时会闪过想法:“导演,要不咱们吵一架吧。”她想从花菁导演口中听到更多要求,期望监视器外的眼睛能捕捉到监视器前不完美的细节,那意味着提高空间,...

星辉娱乐蹬,璀璨星光下的娱乐帝国崛起之路

星辉娱乐蹬,璀璨星光下的娱乐帝国崛起之路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屏幕上闪耀的明星,他们的光芒背后,是谁在默默耕耘?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星辉娱乐,一探究竟,看看这个在娱乐圈中熠熠生辉的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星辉娱乐的起源:梦想的种子星辉娱乐...

油价最新消息!或迎大幅下调!

  本轮国内油价周期节前最终一个工作日,油价涨幅为80元/吨,国庆美丽国内油价计价暂停。  受小事油价通过近几日的大跌影响,今日国内油价计价计算周期第7个工作日,估计国内油价涨幅将降至15元/吨左右,...

身在辐中不知辐!快扔掉!_戴能量石3个月流鼻血

  据海关发布消息,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在旅检入境渠道,查获一件放射性超标“能量塔”。经手持式核素识别仪检测分析,该名旅客随身携带的金属材质、塔状物品“能量塔”的核辐射检测值严重超标,超出现场...

“装瞎”的台湾演员,企业尽量别“碰”了

“装瞎”的台湾演员,企业尽量别“碰”了

来历:全能的大叔祖国一致势不可挡!昨日(5月22日)早上,@央视新闻发布一条微博,着重:“台独”死路一条。相关论题#台湾历来不是一个国家也永久不会成为一个国家#、#我国终将完成彻底一致#登上微博热搜榜...

友情链接: